喜歡反復做事的“傻”孩子
您可能看見過這樣的情景:
沙灘上,一個孩子拎一只小桶拿一個沙鏟,他不停地往小桶里鏟沙,裝滿后又倒出來,然后再裝滿,再倒出……
寶寶的兒童房里,他用小積木搭高樓,您很希望他可以搭高一些,但他往往是搭上5、6塊,就把高樓推倒,然后再重搭,樂此不彼……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您會發現他經常會有這樣“莫名其妙”的重復性行為。您怎么也不明白,孩子為什么喜歡反復做一個很“簡單”的動作?
※相關理論 ——孩子的重復性行為是獨立學習的過程
幼兒需要參與到各種積極的活動中來進行學習并掌握概念。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他們需要對游戲材料或動作過程的反復地體驗,以便探索和試驗這些新概念,或是接受他們暫時不能理解透徹的概念。同時“重復性”學習和自我鍛煉過程,也是幼兒自發地提高某種身體能力(大運動能力、手部精細動作)的獨立學習過程。比如,當幼兒掌握跳躍動作以后,他會反復自我練習,直到他能很隨意地跳起。
在這里特別指出:幼兒重復性學習過程是幼兒自發的獨立學習過程,他和我們成人鼓勵孩子反復練習某種能力的過程是不同的。前者是自發的、主動的,而后者是誘導的、被動的。在寶寶的學習過程中,二者是伴隨孩子成長的。
因此,家長要正確地理解孩子的重復性行為是進行獨立學習的過程,而且還應該在孩子進行這種重復的獨立性學習過程中給予支持和幫助。
※測試篇——您能很好地幫助孩子增強他的獨立學習能力嗎?
當您看見寶寶在反復地做一個動作,或重復地在完成一件“工作”,您會:
A.用其他玩具或事物轉移寶寶的注意力,巧妙地終止孩子這種“無聊”的行為。
B.詢問孩子到底想干什么,然后幫助孩子完成。
C.盡量不打擾寶寶,讓他盡可能自己單獨操作。
分析:
A.您是一位不太會幫助寶寶鞏固學習能力的家長。您以您的學習方式來判斷寶寶這樣的行為是“無聊”或“無用功”,說明您不太了解3歲以下嬰幼兒的學習特點。您需要學會在以后的時間里欣賞寶寶的重復探索行為,讓寶寶在自己獨立地、反復地探索過程中感知信息,增強能力。
B.您是一位很關心寶寶的家長,但您的做法卻不會讓寶寶喜歡。您很想幫助他,而他可能根本不“買賬”,甚至會因為您過分主動的幫助而感到煩躁,因為您打擾了寶寶的獨立思考和探索。寶寶的反復探索行為,并不一定代表寶寶想獲得什么更新的結果,很可能寶寶是在表示一些他沒有理解的信息,也可能是在驗證自己的某種能力。您不要去打擾他,讓他一個人慢慢地來。
C.您是一位很懂得讓寶寶獨立學習的家長。寶寶的學習是需要反復的,通過這些過程,寶寶增強了自己的某些能力,也鞏固了對一些概念的體驗和理解。如果您能在一段時間以后再次引導孩子玩同樣的游戲,效果會更好。
※可以給孩子做的游戲
(1)穿紐扣 給孩子紐扣和帶子,要求孩子穿進去并且學會拉線。等孩子熟練了穿紐扣的動作,您提供兩顆相同孔狀的小紐扣給孩子,引導孩子用線同時穿過兩顆紐扣。在穿之前可以幫助孩子學會對齊紐扣孔,然后再一起穿過去。
【講解】孩子學習穿紐扣并且能拉線需要有較強的雙手協作能力。一般來說,孩子做事情不會考慮完整性,以為紐扣穿進去就可以穿另一顆了,往往一松手,紐扣就滑出來。有的孩子不會連續完成兩個動作,這也需要加強訓練。
(2)拉繩取物 在孩子面前放幾樣玩具,其中紅色的玩具用紅色的繩子栓,綠色的玩具用綠色的繩子栓,把繩子交叉放置,先讓孩子反復拿同一樣東西,反復幾次以后,幫助孩子發現規律,強調同顏色的東西被相同顏色的繩子栓著。然后您可以增加更多的東西,在放置的時候故意把線弄得很亂,下命令讓孩子去拿××東西,看孩子能不能拿對。
【講解】同顏色的事物被同顏色的繩子栓著,孩子看見繩子就能聯想起相同顏色的事物,這是訓練孩子色彩對應關系。通過建立紅—紅的相同概念,從而建立綠—綠等其他顏色的對應關系,通過這樣反復的過程培養孩子舉一反三的一種學習能力。
(3)聽兒歌做動作 媽媽可以經常反復給孩子念同一兒歌,并在兒歌的容易識記部分增加動作,刺激寶寶對兒歌聲音信號作出動作。比如“小腳踏踏、小手拍拍”(磁帶《踏踏步》)。
【講解】建立語言和肢體動作的關系,進一步增強孩子理解并表達語言的能力。這個階段的兒歌和動作就不再是節奏過于緩慢的動作了,更需要家長給孩子有一定節奏的訓練和稍微復雜的動作。
(4)多米諾骨牌 家長幫助孩子排牌,看看誰排的牌一推就可以全部連著倒下。交給孩子自己嘗試吧!
【講解】這是一個較難完成的平衡、專注、距離、知覺綜合訓練游戲。孩子在這個訓練中提高了手眼的協調性和手控制能力。孩子從推倒骨牌的一瞬間可以得快感,而為了這一短暫的快樂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在搭的過程中不小心就會倒,家長要積極引導孩子不怕失敗,堅持就是勝利。孩子的堅強意志就是在“堅持一會兒”中磨練出來的。要使骨牌能一個接一個倒下,又需準確的空間距離感,這個游戲需要家長耐心引導,對培養孩子的很有益。盡管多米諾效應的物理原理孩子理解不了,但在游戲中,孩子能夠感知,一個東西的變化會引起一系列的變化。
(5)螺絲配對 給孩子至少3對不同形狀的螺絲(配對螺絲螺母和螺栓顏色要一樣),3對螺絲的顏色要各不相同,把螺母和螺栓分開,讓孩子找到合適的配在一起。
【講解】2歲左右的孩子對事物的不同形狀的對應關系已經有了相當的認識。在考察孩子識別并擺放形板塊的能力測試中,盡管大部分孩子不能準確一一完成,但都能反復嘗試并終放進去,說明孩子有圖形對應意識了,只是圖形識別能力還需要提高。游戲的目的是讓孩子在有顏色配對的暗示下獨立完成形狀配對。希望家長在游戲中減少直接指導。
※為了更好地幫助孩子進行獨立學習,在生活中您還應該這樣做:
1.學會欣賞孩子的反復探索行為;
2.一段時間以后可以創建游戲環境,幫助孩子反復玩?;虿僮饕幌略浾莆盏氖挛锘蛲婢?,觀察孩子幾次探索有什么不同;
3.鼓勵孩子獨立操作,盡量減少幫助;
4.不可以強迫孩子按照您的意圖來反復練習某種能力,一定要尊重孩子自己的規律。
※致家長的話 孩子有孩子的學習方式,成人有成人的學習方式。孩子是以改變自己的能力以適應環境,而成人則是想努力改變環境來適應自己。兩者的出發點是不一樣的。